联合国《生物多样性公约》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·穆雷玛在边会上作主旨发言。尹灵 摄
“在全球生物多样性的框架之下,到2050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,是我们目前奋斗的目标。”穆雷玛表示,为了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,各国需要携手努力。在她看来,想要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并不容易,但是及时采取措施是值得的。“我们是幸运的,也是不幸的,我们只有一个地球,没有更多的选择。”
穆雷玛表示,中国在推动生物多样性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,生态系统的恢复在中国发展战略中占据非常重要的部分。“中国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,实现了自己的经济发展,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标准,同时较好地保护了自己的生态系统,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可以效仿、学习和调整自己战略的良好发展模式。”
边会上,穆雷玛号召大家,未来两年,在主席国中国的领导下能够通过并执行《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》。
“如果我们能够携起手来,一定能逆转生物多样性的丧失。我们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作出贡献,建立一个更加健康的未来,一个所有人的未来。”她说。(完)
综合运用产权激励等政策 开展水土流失治理******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月1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有关情况。水利部总规划师吴文庆介绍,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,持续加大中央资金支持力度。2021年,水利部商财政部制定出台了水土保持建设以奖代补政策,激励各地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。这些政策举措为推进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了重要保障。 吴文庆表示,新时代对水土流失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。下一步,水利部将全面落实《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》要求,进一步强化政策和机制创新,多措并举加强投入保障,全面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。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。中央财政继续支持水土保持工作,指导地方各级政府多渠道筹措资金,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,保障水土保持投入。二是积极利用金融扶持政策。用好金融支持水利相关政策,主动对接政策性金融、开发性金融、商业性金融机构,积极争取在贷款期限、利率和金融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措施,努力增加水土保持投入。三是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,建立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。(记者 刘昊) 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![]() y39彩票地图 |